当突然从平卧转为直立时,脑供血不足引发低血压,这种现象称为体位性低血压,也叫做直立性脱虚。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和孕妇,与血容量不足、药物不良反应、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在怀孕期间,很多孕妇会出现脑缺血缺氧的问题,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那么孕妇体位性低血压怎么办呢?
1.饮食调理。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患者一定要调整饮食习惯。孕妇可以尝试少食多餐,不要一次性吃太多碳水化合物。可以适当增加钠盐,钠离子能够增加血浆容量,维持正常血压。但是摄盐过多可能会引发心血管并发症,一定要严格控制。如果孕妇有贫血问题,平时要多补充铁质、维生素b等。贫血会导致血液粘稠度下降,加重缺血缺氧症状,使低血压恶化,一定要及时调理。
2.运动治疗。很多孕妇平时缺乏运动,血液循环比较差,容易出现气血不足,进而出现低血压。要改善体位性低血压,孕妇要保持运动的习惯。每天起床时先活动小腿肌肉,再慢慢起身站立。平时多到户外走动,选择散步、慢跑、快走等活动方式。
3.弹力疗法。弹力疗法能够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在下肢长期汇集。患者平时可以穿连裤袜或者弹力长袜,同时多按摩下肢,睡觉时可以稍微将下肢抬高。
以上介绍了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种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治疗和弹力疗法。孕妇是体位性低血压的高发人群,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调理。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平时避免长时间蹲着或站着,起身时一定要缓慢,不要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