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指的是心跳周期差异变化情况。这项指标能够提供神经体液因素对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信息,对心血管疾病的判断和预防有重要的意义。心率变异性受性别、年龄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有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那么心率变异性降低有什么危害呢?

1.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大。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率变异性下降说明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风险增大。心脏性猝死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有密切的关系,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2.糖尿病并发自主神经损害。糖尿病是一类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自主神经损害。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心率变异性下降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要及时进行详细的检查来确诊。
3.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不佳。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有血浆儿茶酚胺升高的现象,病情越严重,升高越明显。通过检测心率变异性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能够判断预后情况。心率变异性降低常常暗示着心力衰竭预后不佳,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密切留意身体的恢复情况。
以上介绍了心率变异性降低的几种危害,心率变异性降低在心血管疾病的判断及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上文介绍的这几种情况,心率变异性降低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支气管哮喘、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以上这些疾病的患者平时一定要定期复查,根据各项检测指标的结果来调整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