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浆膜下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浆膜下子宫肌瘤是指突出于子宫浆膜面生长、并逐渐向子宫外部突出的子宫肌瘤。子宫浆膜下肌瘤一般不会人体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并且随着其体积的不断增大,也通常不会出现病症表现。但是,当子宫浆膜下肌瘤的直径大于5厘米时,则需要通过手术将其切除,以免对其他器官和组织产生压迫,而引起并发症。

子宫浆膜下肌瘤的生长部位和大小,决定了对人体其它器官和组织产生压迫的程度。如果子宫浆膜下肌瘤压迫到膀胱肌,则会引起尿频、尿急等症状;如果压迫到直肠,则会引起患者出现排尿困难。如果肌瘤蒂发生扭转的话,则可引起强烈的腹痛感。
由于子宫浆膜下肌瘤是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的,其表面只有一层子宫浆膜层覆盖,且仅有一个肌瘤蒂与子宫肌壁相连接,因此很容易造成供血不足,而使其发生变性、缺血性坏死等。如果肌瘤蒂扭转时发生了断裂,则肌瘤脱落后会转移至腹腔或盆腔,形成游离的肌瘤,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子宫浆膜下肌瘤会给患者造成很多危害,如子宫出血、下腹部囊肿、腹痛、月经不调等;部分子宫浆膜下肌瘤还可引起盆腔炎、盆腔粘连等并发症;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子宫浆膜下肌瘤虽不是恶性肿瘤,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是患病后若长久不治,则会明显引发月经增多、月经期延长以及月经周期明显缩短等症状,使患者的卵巢功能因此受到牵连,而引起卵巢功能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寿命。因此,发病后应引起重视,并立即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