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盐量指的是骨骼的矿物质含量,主要由无机盐、骨细胞和骨盐有机基质组成,与骨的形状和韧性直接相关。骨盐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及内分泌因素等,通过测定骨盐量,可用于判断某些疾病,比如骨质疏松。那么骨盐量偏高有什么危害呢?

1.骨折。骨盐量偏高会导致骨骼的弹性下降,骨骼所能承受的形状变化越来越小,当遭受外力撞击时,很容易发生破裂,造成骨折。此外,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如果上升,其他物质的含量就会相对下降,比如水分和胶质,这会增加某些骨骼疾病的发病风险。骨盐量偏高可能与饮食不当有关,患者要适当控制矿物质摄入,尽量减少钙和磷的摄入量。在日常饮食中,患者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多吃富含胶质的食物。
2.骨质增生。骨盐量偏高还会造成骨局部退化,形成骨质增生,而骨质增生会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刺激,引起肢体麻木、供血不足等症状。骨质增生还会引发某些颈椎病,严重时会引起全身症状,增加残疾的风险,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除了调整饮食结构,平时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体内骨盐代谢。此外,雌激素替代治疗、钙防治法以及日光浴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骨盐量偏高有一定的危害,表现为容易骨折、骨质增生等。骨盐量偏高与很多原因有关,包括饮食结构不科学、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患者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调理。患者平时要减少矿物质的摄入,多补充优质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要定期测量骨盐量。如果骨盐量水平过高,需要接受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