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是一类贫血疾病,临床上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缺铁性贫血,其它类型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患者体内明显缺乏血红蛋白,出现脸色苍白、全身乏力、容易疲倦、心悸等贫血症状,常常表现出特殊的贫血面容。那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怎么治疗呢?
1.缺铁性贫血的治疗: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与体内缺铁有关,患者需接受补铁治疗。除了服用铁剂和叶酸,平时还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木耳、海带等。
2.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这种贫血也叫做地中海贫血,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不需要接受任何治疗,但需定期随访。有明显症状的患者,需接受输血治疗和除铁治疗,重症患者需终身治疗。
3.铁粒幼细胞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包括遗传性、特发性和继发性三种类型。如果是遗传性贫血,患者要使用维生素b6进行治疗;如需多次输血,应进行去铁治疗;如果是特发性贫血,维生素b6无明显效果,患者需定期输血。
4.慢性病贫血:这种贫血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疾病、肿瘤疾病等。如果出现重度贫血,患者需接受输血治疗,同时检测血清铁蛋白,必要时口服铁剂。
以上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包括补铁治疗、输血治疗等,要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治疗。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类型,如果是单纯营养不足造成的,只要积极补铁,是可以治愈的。如果继发于其它疾病,能否治愈与原发病直接相关。除了接受治疗,患者平时也要注意饮食,多补充铁质、维生素c和叶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