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也叫做血液感染,包括败血症和菌血症两种类型,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血流造成的感染性疾病。这种病危害性非常大,会导致高热、寒战、呼吸急促、皮疹、精神异常等症状,严重时会造成休克,危及生命。那么血液感染是怎么引起的呢?
1.机体屏障功能受损。血流感染的发生与机体屏障功能受损有关,具体的病因包括手术、烫伤、创伤、气管插管等。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的医疗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病菌很容易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感染,致病菌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种病经常发生在重症监护室中,发病比较突然,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全身感染症状,甚至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多脏器衰竭,病死率非常高。
2.机体免疫力下降。血流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长期使用激素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很容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血流感染的风险。此外,长期昏迷、严重营养不良也是机体免疫力下降的危险因素。一般来说,住院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血流感染,且治疗难度也越大。这种病属于重症感染性疾病,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危及生命。
以上是血液感染的两大原因,包括机体屏障功能受损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血液感染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包括败血症和菌血症,会引起高热、寒颤、呼吸急促、肝脾肿大等症状,病死率很高,必须尽快急救。要预防该病,平时要避免各种外伤,正确使用抗菌药物,不得滥用抗生素。如果需要长期接受插管治疗,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补充营养,适当活动,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