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滤泡萎缩是皮肤科常见病,主要发生在有过敏体质以及使用大量药物的人身上。得此病后,患者会有皮肤红斑和皮肤丘疹以及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诱发感染死亡,此病的危害很大,及时诊断治疗很有必要。
皮质滤泡萎缩的诊断方法如下:
1.根据症状诊断:皮质滤泡萎缩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皮黏膜损害症状,皮肤部位会出现水肿性的红斑以及风团样损害,还会有红斑丘疹和糜烂渗出,皮损通常见于躯干部位,如果是重度疾病,会并发全身粘膜损害。
2.皮肤试验诊断:最常用的特异性检查主要包括皮内试验和划破试验,通常以皮内试验最为常用,准确度比较高,适用于检测皮肤的超敏反应,如果是高度药物过敏人群,则不适用。
3.药物激发试验诊断:此种疾病通常是由服用药物所引起,药疹消退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内服实验剂量的引起过敏的药物,但是该种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仅适用于口服药物所导致的皮质滤泡萎缩。
4.体外试验诊断:该种试验诊断方法安全性高,可以选择粒细胞脱颗粒试验以及组胺游离试验,由于试验结果不稳定,操作比较复杂,临床方面应用较少,但是,试验结果对于本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皮质滤泡萎缩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上4种,通过检查确诊此病后,要积极进行治疗,首先要停用致敏药物,让患者多喝水,或者是静脉输液,加速药物的排出,尽快消除体内的药物反应防止并发症出现。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调理,患者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食物,比如鸡肉和鸡蛋,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效的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