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细胞广泛坏死的基础上,肝脏组织会出现弥漫性增生的现象,形成肝硬化,这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肝病,通常继发于病毒性肝炎。这种病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两个阶段。在失代偿期,患者会出现轻度黄疸的现象。进入失代偿期后,黄疸症状越来越严重,那么肝硬化伴有黄疸怎么办呢?
1.卧床休息。肝硬化伴有黄疸说明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患者最好卧床休息,尤其是存在腹水症状的患者。代偿期患者可以轻微运动,但是不得过度劳累,进入失代偿期的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不宜进行劳动。
2.支持治疗。肝硬化伴黄疸的治疗难度非常大,营养治疗具有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作用,患者一定要保持高维生素饮食,不得喝酒。在治疗期间,要保持饮食清淡,不得吃坚硬粗糙的食物,避免导致食管静脉破裂,造成胃出血。
3.药物治疗。肝硬化患黄疸通常是病毒性肝炎造成的,患者需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首选替诺福韦、恩替卡韦等药物,这些药物具有抗病毒能力强、耐药性低的特点,如果患者的肝功能比较好,可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果存在腹水症状,可以使用利尿剂,必要时输注清蛋白。如果存在细菌感染的现象,可以使用抗生素。
以上是肝硬化伴有黄疸的治疗方法。肝硬化是某些病毒性肝病的终末期表现,是不可逆的病变,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腹水、黄疸、肝脾肿大、蜘蛛掌、呕血、黑便等,严重时会陷入休克状态,一定要尽快接受治疗。在急性期,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并积极防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