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此病主要发生在高血压、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人身上。本病出现后,患者会有呼吸急促和乏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心源性肝硬化。该种疾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有氟塞米和螺内酯,很多人对于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不是很了解,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下面一起来了解: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早期临床表现之一,由于运动导致心回血量增加,会引起左心房的压力增高,加重肺淤血,所以患者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和咳痰是由于肺部淤血所导致,通常在夜间发生,患者端坐的时候,咳嗽症状会有所减轻。长期慢性的肺淤血会导致肺静脉压增高,容易导致血管破裂,血管破裂后,患者就会出现大咳血症状。
3.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心力衰竭还会导致左心衰竭,从而引起肾血流量减少,患者会有少尿症状出现。长期的肾血流量减少,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4.胃肠道症状:当右心室发生心力衰竭的时候,会导致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患者会有食欲不振和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以上就是给大家分享的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表现,此病确诊后,要及时治疗。本病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有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和受体拮抗剂。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则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以及心脏移植术,本病通过积极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