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是非常严重的神经内科疾病,通常是血管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破裂出血造成的,临床上可分为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等类型,严重程度不一。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果出血量过大,患者会陷入休克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必须接受手术治疗,那么颅内出血手术怎么做呢?
1.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清除血肿及降低颅内压,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在手术过程中,要将血肿清除掉,避免二次伤害,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只要是神经功能恶化或者出现脑室脑积水的患者,都应该及时接受血肿清除术。
2.微创手术。如果病灶比较局限,患者可接受微创手术,使用精准定位的穿刺设备将血肿液化引流。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麻醉风险低的特点,能够减轻手术创伤带来的痛苦。
3.去骨瓣减压术。如果情况比较严重,颅内压增高明显,以上两种方法没有效果,可以考虑做去骨瓣减压术。
4.脑室引流术。脑室出血是最常见的颅内出血类型,由于脑室插管很难保持通畅,脑室内的血流引流比较缓慢,单纯插管没有效果,可以考虑做脑室引流术,可使用溶栓药做辅助。
以上是颅内出血的几种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去骨瓣减压术以及脑室引流术等。颅内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现象,具有较高的致死率,重症患者病死风险非常高,一定要尽快接受治疗。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神经系统功能,必要时需持续吸氧,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