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和输尿管相连的地方有活瓣样功能,能够使尿液流进膀胱,而不倒流。如果活瓣样功能受损,尿液就会从膀胱流入输尿管,这种现象称为膀胱输尿管反流,属于内科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前者与活瓣功能先天发育不全有关。那么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有哪些表现呢?

1.肾积水。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表现为肾积水,病情较轻的患者无明显症状,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随着积水不断增多,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伴有腹胀感,包块有囊性感。在肾积水的压迫下,有些患者会出现肾绞痛,可沿着输尿管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
2.尿路感染。儿童患者很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出现发热、嗜睡、全身乏力、厌食等非特异性症状。大部分患儿会出现生长障碍的问题,排尿时可出现肾绞痛,年长儿可能会出现肋部疼痛、腰痛及腹痛,并发急性肾炎时更为明显。如果肾功能严重受损,患者会出现高血压、肾衰竭,这与肾瘢痕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肾瘢痕越多,发生高血压和肾衰竭的风险就越大,一定要及时治疗。
以上是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主要表现,包括肾积水和尿路感染。这是一种与活瓣功能先天异常有关的疾病,可以通过B超检查、实验室检查来确诊。这种病以控制感染为主,需使用抗菌谱广、毒性较小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期间,每隔三个月要复查一次,检查内容包括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及血色素等,还要进行肾功能测定。如果肾瘢痕持续扩张或者并发输尿管梗阻等疾病,需考虑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