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患有膝关节炎的患者而言,注射玻璃酸钠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方式,该治疗不仅能够缓解关节磨损的情况,还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在医学上,玻璃酸钠注射在关节腔内能够起着润滑作用,可以覆盖和保护关节软骨。但是对有的患者而言,注射玻璃酸钠之后却出现了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为以下三种。
一、感染
感染是注射玻璃酸钠后的一个最常见的副作用,主要是因为没有进行局部的无菌操作导致针眼感染,甚至是出现关节腔内的感染。另外在注射玻璃酸钠后,患者并没有注意对针眼的保护,进而出现感染的情况,于是患者有疼痛、皮肤红肿、发热的表现。
二、依赖性
有的患者在使用玻璃酸钠进行治疗膝关节炎后,感觉效果非常的好,但是,这样的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在玻璃酸钠失效之后,膝关节又会出现疼痛,于是需要再次注射玻璃酸钠。但是长期使用玻璃酸钠治疗,会让人体对玻璃酸钠产生依赖性,从而使得人体减少对玻璃酸钠的分泌。因此,在临床上并不建议长期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而是在进行局部治疗的时候,再通过口服药物来配合治疗,以此来控制膝关节的病变。
三、过敏反应
少部分的患者在首次使用玻璃酸钠治疗后,膝关节处出现皮肤发痒,并伴有丘疹,这就提示患者发生了过敏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后,应立即停止注射玻璃酸钠,那么这些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综上所述,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炎的副作用为以上三种,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就是感染,因此在注射玻璃酸钠的时候一定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另外在注射玻璃酸钠后,还要保持针眼的卫生干燥,防止出现感染的现象。虽然发生玻璃酸钠的副作用几率极小,但是也有发生的可能,所以在注射玻璃酸钠后,一旦有异常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向医生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