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承担着人全身的重量,因比在日常生冶中如果穿尺码过小的鞋,或者走路太多,都会导致脚起水泡疼痛。除此之外,如果脚上被真菌感染,也会出现早期水泡的症状,要根据原因对症治疗,同时要注意卫生。那么脚起水泡了好疼怎么办?
1.穿尺码正好且舒服的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穿了偏小或者坚硬的鞋,就会导致脚上的皮肤受到过度的摩擦和挤压,从而长出水泡,因此应当穿尺码合适并且宽松舒适的鞋。
2.将水泡挑破。如果脚上长出了很痛的白色水泡,一般是由于鞋子和脚产生了摩擦导致的,可以用消毒针把水泡挑破,然后涂一些碘伏来防止感染,同时还需要口服头孢来进行消炎。此外,在治疗期间还要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卫生。
3.治疗脚气。脚气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会导致脚上长出水泡并且出现脱皮、脚上的皮肤发白、发软、糜烂、瘙痒、疼痛等症状。如果脚趾缝中有糜烂,可以用高锰酸钾湿敷患处,等糜烂渗液的症状有所好转之后,再用盐酸特比萘芬软膏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如果脚上有小水泡,但是并没有破裂,可以先用硼酸溶液浸泡患处,然后在患处涂抹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要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和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并且勤换袜子,洗脚盆和擦脚毛巾等个人用品,不要和家人共用,以免传染给他人。在此期间不要用手搔抓患处,以免真菌感染到手上引起手癣。
在日常生活中脚上起了水泡,出现了瘙痒、疼痛感,应当换上宽松舒适的鞋,并且将水泡用消毒过的针挑破,然后涂抹上碘伏来防止感染。由于脚气引起的脚长水泡,则要在清洁干净足部后涂抹抗真菌感染的药物,并且注意勤洗勤换鞋袜,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