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属于结缔组织,是紧密而坚实的角化皮层。在医学上,指甲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柔软的甲床,并减少日常生活中甲床受到的损伤,帮助手指完成精细的动作。由于指甲裸露在外面,所以很容易受到外伤,引起甲下出血。甲下出血后一定要及时的处理,否则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危害。
一、放出积血
外伤后很容易引起甲下出血,这是因为外伤的缘故,导致甲床或手指末节受到挤压,从而使得积血一直留在甲床之中。由于甲下出血并不像其他的伤口能够及时的流出,所以只能积攒在甲板之下,长期如此,就会导致甲床出现感染。若是感染一直向下浸润,还会引起甲沟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者会引起全身性感染或者让患者面临截肢的风险。所以甲下出血后,一定要到医院去治疗,通过专业的方式将甲下的积血引流出来。
二、拔甲
若是患者甲下出血非常的严重,通过引流积血并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且受伤的指甲出现了局部血流循环障碍,甚至是肿胀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将指甲拔掉。在拔掉指甲后,要服用消炎镇痛的药物来防止感染,新的指甲的生长需要3~4个月的时间。在指甲的恢复期间一定要多摄入一些含钙的食物,或者多晒太阳,以此来促进指甲的生长,保护柔软的甲床。
综上所述,外伤导致的甲下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为上述的两种。由外伤引起的甲下出血一定要及时的到医院治疗,尤其是有积血在甲下产生,需要到医院通过专业的方式对受伤的指甲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将积血引流出来,预防感染的发生,可以尽快的让患者恢复指甲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