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脚背表面的皮肤比较平整,身体消瘦的人可能会出现脚面骨头凸起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然而有些人却发现自己的脚背上有出现一个明显的鼓包,在此期间需要留意观察局部是否伴有红肿或者疼痛的症状,然后针对性的来进行处理。那么下面要介绍的就是,脚背上长了个鼓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骨性包块。脚背上出现鼓包的情况后,首先要考虑可能是因为骨性包块所造成的。如果之前脚背有受到过外伤,就有可能出现骨折移位的现象,后期愈合之后可能会导致局部产生骨质突起,从而出现鼓包的现象。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出现骨质退变和骨质增生的情况后,脚背也有可能因为骨质增生而出现一个向外凸起的骨性包块。
第二、腱鞘囊肿。腱鞘囊肿是一类出现在关节以及韧带附近的良性肿物,当脚背部位出现腱鞘囊肿后,就有可能导致局部产生鼓包的现象。如果脚背之前有受到过损伤或者出现了慢性劳损,就有可能导致关节内的滑液渗入到腱鞘周围的组织间,经过长期的吸收和挤压,则会导致局部产生一个包块,通常这种包块表面摸起来比较平滑,但是会有一定的压痛感。
第三、痛风性关节炎。脚背上出现鼓包的现象后,也要考虑可能是由痛风性关节炎所引起的。对于这类疾病的患者而言,由于体内的尿酸比较高,当尿酸盐的结晶体沉积在脚背关节部位后,就会形成痛风结石,因此摸起来会有鼓包的现象。
对于脚背上长有鼓包的具体原因,相信大家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如果脚背长有鼓包的症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大家一定不能疏忽大意,最好能够尽快入院接受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对症治疗。平时要注意调整健康饮食,尤其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必须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这样才能有利于疾病更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