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疹是一种比较小的皮肤凸起,并伴有颜色变化的皮肤损害,直径多为2~3毫米,按压的时候会褪色,皮疹消退后不会留痕迹。出现粘膜疹后,患者通常会感觉到瘙痒和疼痛,常常会寝食难安。黏膜疹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不同原因所引起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具体的发病原因如下。
1.急性发展性传染病:急性发展性传染病是导致黏膜疹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疾病有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和登革热等疾病,这些疾病的主要特点就是伴有不同形式的发热。
2.结缔组织疾病:结缔组织疾病也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最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是急性播散性红斑狼疮,该病最典型的皮肤损害就是鼻梁和双颊出现黏膜疹,并同时伴有发热、皮疹、肿大、关节疼痛等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的时候,会发现血沉加快、血清蛋白有所降低。
3.变态反应性过敏:态反应性过敏也是导致黏膜疹的主要原因,比如风湿热病人会出现环形粘膜疹,并伴有发热、汗多、关节痛以及血沉加快等反应。而药物热往往伴有圆形粘膜疹,皮疹大多都呈对称性分布,往往伴有瘙痒感、灼烧感。
黏膜疹发生后要及时治疗,本病通常进行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百多邦,该种药物属于中成药,能够有效的缓解瘙痒、疼痛症状,但是该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彻底治愈黏膜疹,还需要积极的除去发病因素。粘膜疹在治疗期间要注意皮肤卫生,不要用热水和肥皂清洗皮损,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止痒药物,要忌吃辛辣食品,也不要吃鱼、虾等海产品,因为鱼虾容易致敏,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