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皮下有白色颗粒是皮肤性病科常见病,本病好发于20~50岁性活跃的人身上。得此病后,患者通常会有生殖器水泡、红斑、疼痛等症状表现。本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并发疱疹性脑膜炎、盆腔炎、念珠菌性阴道炎等疾病。要想确诊是不是此病,需要进行病毒培养、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查,确诊后要及时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初期治疗:生殖器皮下有白色颗粒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阿昔洛韦、伐昔洛韦。这些药物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需要连续口服5-7日,病情较重者也可以适当延长疗程至10~15日。
2.中期治疗:生殖器皮下有白色颗粒发展到中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感染以及皮肤广泛损害,此时可以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此药需要连续静脉滴注5~7日或直至临床症状消失。
3.急性发作期治疗:本病在急性发作期,会有比较严重的瘙痒、疼痛情况,可以采用药物长期抑制疗法。最常用的药物是西多福韦,该药需要长期服用,用药疗程一般为5~12个月。
4.局部治疗:本病发生后,患者会有严重的皮损出现,皮损局部可以采用硼酸溶液清洗,可以有效的减少皮损。如果皮损部位出现剧烈疼痛,可以局部涂抹止痛药膏治疗。
生殖器皮下有白色颗粒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治疗,效果很好。本病目前无法治愈,但有效且规范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相关症状,维持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在治疗期间要做好饮食调理,患者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谷类食物,忌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