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是一种中医概念。指的是由于环境因素、饮食习惯、天气原因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导致人体内湿气积存。湿气过重,会造成嗜睡、疲劳、食欲下降、大便异常等一系列不适症状。如果湿气较重,无法排出体外,会造成脾阳不足,损害人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排湿。
1.适当增加运动量
运动可以帮助疏解压力,同时具有活络器官运作的功能,能够帮助人更好的排出体内的湿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能够流汗的运动,例如瑜伽、太极、跑步、游泳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活化气血循环,具有增强水分代谢的功能。
2.适当控制摄入的食盐含量
食盐具有一定的锁水功能,会导致人无法排出体内的多余水分,加重湿气问题。
3.改善居住环境
导致湿气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常见的因素是长期待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应该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不要直接睡地板,不要穿潮湿的衣服,在潮湿的下雨天,建议尽可能避免外出。
4.改善饮食
有一些食物具有一定的祛湿功能,可以帮助促进身体代谢,能够更好的排出体内的多余水分。常见的这类食物主要包括薏米、绿豆、冬瓜等。
5.中医调理
可以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刮痧、拔罐、汗蒸等方法,帮助排除湿气。
以上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排除体内湿气的方法。湿气重是一种常见的事情,会导致脾胃虚弱,从而引起腹胀症状。如果存在湿气重的问题,不必过于担心,应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一个愉悦的心情。另外,排除湿气需要漫长的过程,一天两天是不可能见到明显效果的。只有坚持进行运动,改善饮食,才能看到排湿的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