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怀孕之后,在各方面都要特别注意,防止影响到自身和胎儿健康。如果在上厕所的时候出现了肛门出血的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原因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防止加重症状。那孕妇上厕所肛门出血怎么回事?
孕妇在排便之后出现了肛门出血的症状,一般是患了痔疮。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主要是由于女性怀孕之后,腹腔的压力增大,影响到血液循环导致的。除此之外,如果孕妇患了便秘,平时大便干结,难以排出,也容易患上痔疮或者肛裂。
由于孕妇患了痔疮不适合进行手术治疗,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方法为在肛门部位适当涂抹痔疮膏,并且每天坚持用温水清洗或者坐浴,以改善肛门周围的卫生状况,缓解痔疮带来的不适症状。
由于便秘会加重痔疮症状,导致排便时出血,因此女性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橙子、柚子、猕猴桃、葡萄、大枣、黄瓜、西红柿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改善肠道蠕动,缓解痔疮症状。痔疮患者在调整饮食方式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避免久坐不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孕妇上厕所之后出现了肛门出血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排除先兆流产。如果是由于痔疮导致的肛门出血,要在患处涂抹痔疮膏,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不动,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晚上保持充足的睡眠。在饮食上则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有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