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骨科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很易因身体各项机能的衰退而影响到骨骼健康,出现骨质疏松现象。所以老年人更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骨质疏松发生?下面来给大家介绍骨质疏松的三个主要原因。
一、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体内各项激素水平都会出现下降现象,包括雌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甲状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还有雄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生长激素,而在这些激素中,其中性激素对骨骼健康影响最大,对骨质疏松的发生会起决定性作用的,尤其对女性。所以进入更年期后的女性很易出现骨质疏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更年期女性可以服用小量雌激素,以利于骨内钙、磷代谢,从而减慢骨中钙质流失的速度。如果可以合并用孕激素,可减少其危险性。具体可在医生指导下来服用。
二、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饮食不当会导致体内各种营养素不均衡,如长期高蛋白质,高盐分,低钙饮食就易导致骨质疏松发生。还有就是钙吸收障碍,长期挑食、节食,或是有厌食现象,少喝牛奶,长期素食,这样就会导致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因此建议大家膳食要均衡,平时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高的牛奶、乳酪、蛋黄及鱼类,还有豆制品,以防止骨质疏松发生。
三、缺乏运动:运动可让人体骨骼的密度增加,同时骨密质的厚度以及骨小梁的密度和数量、质量都会增加,相反,如长期不运动,就易导致骨骼出现骨质疏松现象。所以户外活动少、少晒太阳,或是有嗜烟、过度饮酒,长期饮咖啡等不良习惯者易患骨质疏松症。
上面就是导致骨质疏松的三个主要原因。可见骨质疏松除了和年龄有关外,还和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因此为了更好的防止骨质疏松症发生,大家平时要注意避免各种不良诱因的影响,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以更好的保证骨骼健康,避免出现骨质疏松而危害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