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科疾病中咳嗽可以算得上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一旦呼吸道出现了炎症性改变或是有异物卡进喉咙里都会导致小儿出现频繁的咳嗽。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身体会把呼吸道内的口痰或异物排出体外。只不过长时间的频繁咳嗽也会给小儿的身体造成损伤,因此出现小儿咳嗽后应该积极治疗不可拖延,如何使用中医的方法来改善小儿咳嗽呢?
1.中医治疗咳嗽讲究辩症来进行治疗,针对咳嗽的不同病因来采取有效的方法抑制咳嗽。如果患儿是风寒性咳嗽,则应当发散风寒宣肺止咳,通过药剂来排出气管内的口痰并减少气管内口痰的分泌。比较常用的治疗药物是杏苏止咳糖浆和小青龙口服液。
2.出现了风热犯肺会引发风热咳嗽,风热咳嗽的口痰比较粘稠发黄,患者还会出现咽喉疼痛、舌尖发红。治疗时主要秉持的是清热解毒原则,通过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能够起到疏风清热止咳平喘的效果,如风热止咳糖浆和小柴胡颗粒就是比较典型的治疗风热咳嗽的药物。
3.在中医的观点看来,小儿长期积食也会引发咳嗽,在治疗时应给患儿吃一些具有治疗脾胃虚弱的中药,如山楂、大麦、麦芽、鸡内金等药物就能有效的治疗因消化不良肚子胀气引发的咳嗽。
4.阴虚也会导致患儿出现咳嗽,阴虚咳嗽最典型的症状是干咳、口渴、喉痒、声音嘶哑、舌苔发红、手心脚心发热。治疗因阴虚导致的咳嗽应该以滋阴润肺为主,可以使用沙参麦冬煎汤或食用川贝枇杷膏。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预防小儿咳嗽远比治疗小儿咳嗽更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规范小儿饮食,换季时可以使用中药泡脚或隔物穴位灸等方法来提高小儿抵抗力。在三伏天和三九天时对穴位进行敷贴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体质得以提高后小儿咳嗽的发病率会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