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患上痉挛性瘫痪,还是迟缓性瘫痪,都会使患者的生活难以自理,心理上也会产生压力。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治愈这两种疾病,只能对症来缓解、控制患者的病情,但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病因不一样,所以需要采取的措施不一样,那接下来就来了解一下吧!

1.病因
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该病是由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各亚型特异基因的突变造成的,其中,点突变居多,缺失、动态突变、插入突变比较少见。迟缓性瘫痪又称弛缓性瘫痪,该病是由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病变所导致的。
2.症状
痉挛性瘫痪患者走路时容易跌倒,步态呈剪刀型,足部的振动觉会减退,也可能会出现尿急、尿失禁症状。该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的亢进,但迟缓性瘫痪患者通常出现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的现象。迟缓性瘫痪疾病在早期时表现为肌张力下降,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很有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
3.治疗方法
对于痉挛性瘫痪患者,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口服巴氯芬等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双下肢僵硬的症状,而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控制尿失禁。针对迟缓性瘫痪患者的治疗方法是让护理人员定期变换患者的体位,以此来被动运动各关节,使关节和瘫痪肢体保持活动和功能。
以上就是对痉挛性瘫痪和迟缓性瘫痪两种疾病的大致介绍,这两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但不可自暴自弃,要积极配合治疗。建议护理人员时常为痉挛性瘫痪患者擦洗身体,注意患者的卫生。在饮食上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对于迟缓性瘫痪患者,可以在给患者按摩的同时,再加1~2次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