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外长了个小疙瘩,有可能是得了痔疮所引发的,这也是人体肛肠系统疾病较为常见的一个类型,患者同时也会有局部肿胀疼痛、发热、大便出血等方面的异常症状出现。除了可以及时服用药物调理治疗之外,也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法将肉疙瘩切除,这样也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那肛门外长了个小肉疙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跟下面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有直接的关系。
1.饮食因素指的就是长期食用辛辣刺激、燥热腥发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会对肛肠系统形成强烈的刺激,而且也会导致患者有排便异常的情况出现。因此,得痔疮的几率也会增加。
2.职业因素指的就是长期坐着工作,缺乏必要的运动,就会导致肛门部位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不仅容易得痔疮,还有可能出现其他多种慢性的肛肠疾病。
3.不好的排便习惯,比如说排便困难或者是大便稀少,以及排便时间长等不良的因素,都会导致肛门部位的静脉出现淤滞现象。因此,在肛门外就会长出小肉疙瘩。
4.习惯性的腹泻也是导致肛门长肉疙瘩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长期腹泻就会对肛门部位的皮肤形成强烈的刺激,所以也更容易发生炎症感染的现象。
5.得了慢性的肛窦炎或者是直肠炎、结肠炎等疾病没有及时采取治疗,也会增加痔疮的发病率,并使患者的肛门外长小肉疙瘩。
以上就是导致肛门外长小肉疙瘩的几个主要原因,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患者,除了要及时进行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之外,也需要注意做好肛门部位的皮肤清洁工作,每天使用温水坐浴清洗,穿透气性好的内裤。还要注意日常的饮食健康,不要吃辛辣刺激热性大的食物,也不能吸烟、喝酒,要预防身体上火,否则都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对于正常的治疗和恢复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