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刷牙或者吃东西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口腔明显疼痛,仔细检查会发现牙花上长了一个疙瘩。这种情况大多是由根尖炎引起的,同时也有可能存在根尖囊肿或者牙周脓肿,大家可以到医院的口腔科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再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改善,以免疼痛加重而影响人们的正常饮食。那么,牙花上长了个疙瘩应该如何治疗呢?
第一、根尖炎。牙花上出现了一个疙瘩,首先要考虑可能存在根尖炎。这是一类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病变,通常会引发牙齿咬合疼痛,并且伴有牙龈肿胀或者流脓的现象。在出现龋齿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就有可能累及到牙神经而引发根尖炎。对于这种情况,首先需要进行根管填充,之后再修补已经龋坏的牙齿,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烤瓷冠修复,防止出现牙齿碎裂的现象。
第二、根尖囊肿。出现根尖囊肿后,也有可能导致牙花上形成一个疙瘩。当感染的牙髓组织发生坏死,细菌所产生的所有毒素都会渗透到牙根部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局部纤维组织发生增生,这样就会形成根尖囊肿。通过比较轻微的患者,可以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包括甲硝唑片、牛黄解毒丸等。如果症状严重且同时存在根尖炎,就需要及时进行根管治疗。
第三、牙周脓肿。当牙周炎发展到晚期,就会形成多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牙周脓肿,此时会导致牙花组织形成局限性脓肿,并且伴有剧烈疼痛。治疗期间首先需要应用消炎止痛类的药物来去除炎症,后期则需要进行脓液引流治疗。
由此可以看出,牙花上长有疙瘩的原因其实有很多,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一些口腔疾病,大家需要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在此期间也要注意保持个人口腔清洁,坚持勤漱口,勤刷牙。而且还应该保证饮食清淡易消化,不可进食各种过于坚硬的食物和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