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到吐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表现,上消化道出血好发于肝硬化患者、长期不规律饮食的人身上。得此病后,患者通常会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比如呕血、便血,此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则容易引发贫血、氮质血症等严重并发症。要想确诊是不是此病,一般都需要进行详细检查,比如血常检查、粪便常规检查、胃镜检查。那喝酒喝到吐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具体介绍。

1.一般治疗:喝酒喝到吐血发生后,患者应当及时卧床休息,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血压、心率、体温;除此以外,患者还要及时补充血容量,以便改善周围循环,防止脏器功能障碍。
2.制酸剂治疗:制酸剂也是治疗喝酒喝到吐血的常用方法,制酸剂主要包括两类,分别是H2受体阻断剂、质子泵抑制剂,常见的H2受体阻断剂有西咪替丁、法莫替丁,此类药物具有强力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而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是奥美拉唑,该药具有强效、长时间制酸的作用,从而保证胃内酸度稳定下降。
3.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也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引起内脏循环血量减少和门静脉压下降,从而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主要包括奥曲肽、思他宁。
喝酒喝到吐血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上几种,此种疾病经过常规治疗后,大多都可以止血,但病因没解除的情况下,常常反复发作;而年龄大于60岁的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者的预后较差,且短期死亡率较高,需要定期复诊。本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护理,患者在止血后应当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比如蔬菜肉末汤、鸡蛋羹,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