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好发于上呼吸道感染者、亲属中患有甲状腺结节者以及妊娠期妇女身上。得病后,患者通常会有颈部肿物、颈部疼痛、甲减等症状表现。此病若不尽早治疗,则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喉返神经炎等并发症。甲状腺结节发生后,要及时诊断治疗,具体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可以采用超声检查来诊断,通过该检查可明确结节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结节内有无钙化、血供是否丰富。
2.核素显像检查:本病也可以通过核素显像检查来确诊,核素显像检查可显示甲状腺的位置、大小、形态,也能提供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和血供情况,通常用来诊断直径>1cm且伴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降低的甲状腺结节。
3.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针吸涂片细胞学检查在操作时,需要患者取仰卧位,肩部垫枕,颈部过伸,在局部麻醉下采用甲状腺细针进行多方向的穿刺,以保证取得足够的标本。
4.甲状腺球蛋白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测定也是诊断该病的常用方法,甲状腺结节会引发甲状腺球蛋白含量增高,甲状腺球蛋白含量增高越明显,则说明甲状腺结节越严重。
5、降钙素测定:甲状腺结节还可以通过降钙素测定来确诊,降钙素通常是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当血清Ct > 200pg/ml时,则提示存在甲状腺结节。
以上所述就是关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本病确诊后,一般都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是甲状腺素、泼尼松、地塞米松、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且甲状腺结节持续增大,则需要尽早实施手术切除,常用手术方式是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