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在医学上是一种用于治疗肝癌的技术,是通过局部微创的穿刺,把电极导管送到心腔的特定部位,然后释放射频电流,从而消除病灶。这种技术虽然存在一定的损伤范围,但是一般不会造成机体危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医学技术也并不是适合所有患者,是有一定的适应症的.那射频消融术适应症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1.直径较小,而且是单发的的肝癌
单发的肿瘤,而且直径比较小的,一般直径≤5公分的肝癌,比较推荐使用射频消融术来进行治疗。这样能达到的的效果是比较好的,不但可以非常有效的消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而且对患者自身肝脏组织的损伤也比较小。
2.其他癌症的肝脏转移灶
其他的癌症例如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在晚期就有可能会转移到肝脏,在这时候通过其他手术来治疗基本上是非常困难了。因此,对于这一情况的癌症肝脏转移灶来说,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是比较推荐的。
3.直径太大难以进行手术切除的肿瘤
一般来说,单发肿瘤如果直径>5cm或者是多发肿瘤的最大直径>3cm的,这样的肿瘤是很难进行手术治疗的,即不能通过手术切除来根治。因为肿瘤太大的话就需要切除大部分的肝脏组织,由此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正常肝功能受损。因此,这种情况可使用射频消融术来进行治疗。
4.肝功能较好的患者
射频消融术虽然对肝脏组织的损伤小,但是也是有损伤的,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太差,是不能进行这一手术的。因此,射频消融术适合肝功能分级是A或B的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上文对射频消融术这一技术适应症的简单介绍,相信对于适合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的情况已经有了大概的认识。射频消融术一般适用于直径太大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其他癌症的肝脏转移灶等情况,同时这一技术还要求患者的肝功能分级至少在B或者B以上,否则也是不能进行的,应当引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