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之前有进行剧烈运动,尤其在长时间跑跳之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脚踝扭伤,此时通常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肿和疼痛,甚至还有可能形成局部淤血。大家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进行处理,防止症状持续存在而影响局部的正常活动功能。那么今天要介绍的就是,脚崴了出现淤血应该如何处理呢?
第一、正确冷热敷。脚崴了出现淤血,首先应该保持脚踝固定,不可随意走动。24小时以内可以用冰袋对扭伤的部位进行冰敷,可以有效促进毛细血管收缩,帮助减缓血流速度,从而来减轻局部红肿和疼痛的现象。超过24小时以后,就可以用热毛巾对患处进行热敷,能够有效消除淤血肿胀,促进淤血快速吸收。
第二、适当涂抹药物。如果局部淤血的情况比较严重,热敷之后仍然无法缓解,则可以外用活血化瘀和舒筋通络类的药物来对症治疗,比如正骨水、骨痛灵酊、理通麝香祛痛气雾剂以及云南白药喷雾剂等。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口服活血化瘀类的药物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配合局部按摩、理疗、针灸等多种方式来有效缓解疼痛,帮助消散淤血。
第三、进行自我调整。在此期间也要注意调整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坚持做到早睡早起,能够有利于疾病更好的恢复。同时还应该多吃一些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尤其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包括海带、豆制品、瘦肉、虾皮等。
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脚踝扭伤的经历,除了会导致局部产生明显疼痛,还有可能影响脚踝的正常活动功能,从而出现行走受限的问题。大家一定要做好局部日常护理,及时进行制动处理,同时还需要配合相关药物来对症治疗。平时也应该注重营养均衡摄取,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机体免疫力,有效增强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