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典型的临床特点为变位性、短暂性及伴有特征性眼震等。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变位试验、影像学检查等。以下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具体诊断标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临床表现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主要根据疾病的病史,患者常常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在改变体位时会诱发短暂眩晕,例如躺下、坐起或翻身时出现眩晕发作,也可以是快速低头或过度抬头时诱发。患者常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兴奋症状,例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常常持续不超过1分钟可以自行缓解。
2.手法诱发试验阳性
人体内有一共有6个半规管,耳石症受累的部位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法诱发试验可以明确病变究竟位于哪一半规管,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法复位治疗,所以手法诱发试验对于诊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排他性诊断,通过影像学明确眩晕的原因是否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等其他部位。如果排除其他地方受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手法诱发试验等,就可以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以上就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如果患者患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那么在首次发作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相关的检查,明确诊断,定位半规管,及时进行手法复位,改善预后。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清理外耳道,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健康用耳,减少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下的机会,少使用耳机,防止耳部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