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紫癜是一种严重的微学疾病,具有弥漫性和血栓性。它的发病很急促,假如发现的晚,死亡率可达到90%。近年来,血小板低紫癜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年轻人中,尤其是女性。要想科学预防或者治疗血小板低紫癜,就要了解其造成的原因。
一、存在血小板抗体
研究中发现,许多血小板低紫癜的婴儿患者,血清中存在着血小板抗体。如果将他们的血浆输给正常健康的人,正常人的血小板会出现减少的症状。如果进行反向输血,输注的血小板会在短时间内被破坏。这就证实了患者血小板保质期较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血清中有破坏血小板的抗体。
二、形成血小板破坏机制
人体内血小板的平均寿命一般为7-11天,而血小板低紫癜的婴儿患者血小板寿命仅为40-230分钟。此时,病毒抗原会吸附在血小板表面,产生大量地巨噬细胞并形成持续性的破坏机制,从而导致血小板被不断破坏。脾脏、肝脏和骨髓都是发病的主要部位。
三、孕期先天不足
一些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不注意,也会导致婴儿出生后出现血小板性紫癜。例如孕期使用了抗生素、化疗放射物、解热镇痛药、奎宁、利尿剂、磺胺类、苯巴比妥等等药物,或者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引起维生素B12、叶酸缺乏等等。除此之外,孕妈的分内泌紊乱和情绪过多起伏也会使得婴儿患病。
明白血小板低紫癜婴儿患者的发病原因,并及早进行干预和检查,才能更有效地治愈疾病。万一自家的婴儿不幸患上了该病,针对不同的体质和症状程度,可通过血浆输注、血浆置换、脾切除、糖皮质激素、补充ADAMTS13蛋白等手段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