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地说,肺气肿就是由于肺部被充气胀大,形如“肿胀”,故称肺气肿。其症状很多,但最终都会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减弱,富氧的新鲜空气纳入量减少,摄氧量也就减少了。所以肺气肿症状严重时,主要表现就是全身缺氧,这时最直接的应对措施就是吸氧。那么,怎样吸氧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呢?

1.吸氧方式
肺气肿病人吸氧可以增加血液的含氧量,改善很多症状。吸氧方式主要以持续低流量为主,即“细水长流”的方式,这样可以预防二氧化碳潴留。如果配合使用诸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更能增强吸氧的效果。结合平喘、化痰、抗炎等,进行综合治疗,对预后很有帮助。
2.吸氧浓度
吸氧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正常的浓度在35%左右。长期高浓度吸氧会有危害,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原本二氧化碳浓度就很高,如果又高浓度吸氧,会加重呼吸衰竭,诱发肺性脑病,甚至有生命危险。当然,浓度太低就失去了吸氧的意义。
3.吸氧总量
吸氧总量是由吸氧时间和吸氧流速共同决定的。如果患者在住院期间,一般应全天候吸氧,由护士调节流速。如果居家氧疗,至少吸氧12小时以上,流速调节以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为标准。对Ⅰ型呼吸衰竭,可适当提高吸氧流速,一般是2-3L/min。Ⅱ型呼吸衰竭,1-2L/min即可。呼吸困难时应提高到2-5L/min。
综上所述,肺气肿病人吸氧时,应该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以持续低流量的方式为主,二是以血氧饱和度达到正常为标准。吸氧最佳温度为37℃左右、最佳湿度90%以上。所以吸的氧要经过湿化瓶和温度控制,防止因吸入干冷的氧气导致气管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