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临床上很罕见的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群体,可分为经典型、骨髓衰竭型和亚临床型三种类型。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症状,表现为头晕、心悸、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出现黄疸。那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因有哪些呢?
1.基因突变:这种病是后天获得性克隆性疾病,与基因突变有关,致病基因包括磷脂酰肌醇聚糖A、CD59、HMGA2等。由于血细胞糖基化磷脂酰肌醇合成异常,血细胞破坏增加,就会导致该病。其它基因突变会造成血细胞克隆性增殖,也会促进该病发生。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可以发现患者的皮肤粘膜呈苍白状态,说明存在贫血问题,而皮肤巩膜出现黄染,说明发生了溶血。
2.其它病因:除了基因突变,导致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症的其它因素还有药物、感染、饮酒、情绪波动等,经常服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氯化胺等药物的患者,患上该病的风险比较大。除了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反复感染症状、出血症状及血栓形成等,具体表现为咳嗽、咳痰、尿频、剧烈头痛等,严重程度不一,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肾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以上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因,包括基因突变及各种诱因。这种病虽然很罕见,但危害性不小,有些患者会死于急性溶血、血栓形成、骨髓衰竭等。这种病的治疗时间很长,患者一定要长期坚持,临床上以药物控制为主,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库珠单抗等,必要时接受输血治疗,以改善贫血症状。如果有条件,可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也是目前治愈该病唯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