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其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肺炎支原体也是其中一种。一些患者去医院检查肺炎支原体,其结果为阴性,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为什么支原体为阴性还会感染肺炎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肺炎支原体为阴性的原因
患者经检查后,若肺炎支原体为阴性,则代表其体内并没有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诱发肺炎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肺部发炎。若患者出现肺炎的症状,但支原体为阴性,则考虑是否为检测标本有误差,如血液凝集等;也可能是患者已过肺炎急性期,而处于感染的终末期,其肺炎支原体也会呈阴性。
2.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肺炎
患者出现肺炎症状,但是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能代表患者未感染肺炎。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体,这些致病菌和病毒经呼吸道侵入人体后,会造成患者的肺炎感染,且可能具有一定传染性。
3.治疗措施
细菌性病原体引发的肺炎,一般采取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遵循医嘱即可很快得到治愈;若是病毒性病原体引发的肺炎,则要服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再配合观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严重时还要进行手术,恢复情况也要依赖患者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就是一些肺炎患者支原体呈阴性的原因和治疗肺炎的方法。支原体是引起肺炎感染的一大病因,但肺炎的致病因素不止其一种。总而言之,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代表患者在近期未感染过肺炎,可能检测存在误差,也可能是检测时机不够准确。因此患者还需再次进行诊断,以确定是否确诊,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