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发生在段支气管以下部位,其病理类型有多种,以腺癌最常见。这种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抽烟有关,大部分患者有长期抽烟史,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会出现坚硬且固定的肿块,可危及生命。那周围型肺癌淋巴转移怎么治疗呢?
1.化学治疗:在临床上,周围型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需及时控制原发病灶,避免转移。一旦发生转移,手术治疗效果不大,患者需坚持化学治疗。如果是非小细胞肺癌,可以选择顺铂、培美曲赛、长春瑞滨等药物,一线治疗为两种含铂药物,二线治疗为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以单药治疗为主。如果是小细胞肺癌,除了顺铂、卡铂等铂类药物,还要联合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
2.靶向治疗: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可接受分子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有很多,分为单靶点抑制剂和多靶点抑制剂,前者包括以马替尼、吉非替尼、埃克替尼、西妥背单抗等。伊马替尼是最常用的药物,口服吸收效果非常好,利用率可达到98%,能够诱导癌症细胞凋亡。吉非替尼也是很常用的药物,多用于铂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和皮肤症状。
以上是周围型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化学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这种肺癌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一旦发生转移,会出现声音嘶哑、胸痛、发热等。即使成功接受手术,术后复发风险也很大,尤其是腺癌。要预防该病,及时戒烟是必要的,平时避免暴露在致癌环境中。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或进行治疗,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适当运动、均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