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在女性当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良性肿瘤,且其发病率在妇科疾病当中也是非常高的,可位居第三。一般按照肌瘤与子宫壁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这三类,其中,黏膜下肌瘤是突出于子宫腔生长的肌瘤,其表面被黏膜所覆盖,也就是说它所在的位置离宫腔最近,所以,在女性受孕以后,若发现有黏膜下肌瘤,是很容易引起流产的,究其原因,主要有涉及以下两方面。

首先,子宫宫腔的环境是一定的,如果孕囊着床,那么局部存在的的黏膜下肌瘤就会造成一个空间上的占位,并可导致子宫腔内壁的不平坦,所以,就可能形成孕囊受压的情况,或是引起孕囊着床的不稳定,以至于引起患者的出血,严重者可能还会引发患者孕囊的移位,进而发生先兆流产或自然流产的情况。
其次,即使患者刚开始发现的黏膜下肌瘤并不大,或是该肌瘤对妊娠早期的患者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随着妊娠周期的增加,胚胎也会不断的增长,而且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也使得肌瘤生长的更快更多,最后,可能就会造成患者妊娠中期或晚期的流产。
因此,在这里建议有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最好是在备孕前,就进行宫腔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这样就能够将肌瘤彻底的移除,进而避免怀孕时,子宫肌瘤对妊娠造成影响。
通过以上所言,相信大家对受孕后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否容易导致流产这一问题,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而在生活中,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备孕阶段,就要积极周全的进行孕前检查,而若真的发现身体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及早的进行治疗,以免在受孕后才发现问题,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