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属于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除了遗传因素外,孕妇宫内感染和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房间隔缺损病症。这种病症在早期不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确诊后不用过于担心。但应该定期到医院复查,确认缺失的面积是否增大。若病情持续性加重,则考虑通过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来进行治疗。那么,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是否需要长期吃药呢?
对于房间隔缺失的患者来说,通常可以使用封堵术来进行治疗。但手术之后,依旧需要服用半年的阿司匹林药物。这主要是因为,手术结束后有一个内皮化的过程,通常需要三个月左右,而为了避免意外出现,一般会将这一过程延长到半年。在这期间,封堵器容易引起血栓,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相比于其他抗栓药物,阿司匹林的副作用较小,因此服用半年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等。但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往往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想要彻底根治,依旧需要积极的进行手术。但房间隔缺损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通常需要保证患者年龄大于三岁,或者房间隔缺损直径大于五毫米,才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结束后,患者依旧不能掉以轻心。首先应该预防血栓并发症,积极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其次对于房间隔缺损较为严重的患者,应该在治疗结束后的六个月左右进行超声检查,来确认病情的恢复情况。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存在心律失调的问题,建议陪护人员提高警惕,出现意外及时用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