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比如心脏瓣膜疾病。心脏瓣膜疾病需要患者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才能够得到彻底的根治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对于人体来说,人工瓣膜不属于机体本身很容易会发生一系列的排异反应,所以置换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的发生。那么换瓣手术后应该如何展开抗凝治疗呢?下面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换瓣手术过程当中会在患者的心脏植入人工瓣膜或人工环,这些不属于人体本身的物质很容易会发生排异反应,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所以换瓣手术之后,医生会给患者服用一些药物对抗血液凝固的本能,这就是抗凝治疗。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抗凝药物是华法林,每天单独服用华法林抗凝能够有效的预防换瓣手术之后血栓的形成。
其次,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阿司匹林作为辅助抗凝药物。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患者,则可以选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维持抗凝治疗。还要特别提醒大家,在抗凝治疗过程当中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且做好日常记录,便于医生观察病情的恢复情况,及时的更换药物。
最后,绝大部分患者在进行换瓣手术之后,都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般情况下抗凝治疗需要进行三个月,有心房纤颤的患者则需要接受6个月的抗凝治疗。
在上述文章当中给大家介绍了换瓣手术后的抗凝治疗,大家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对于患者来说,换瓣手术属于创伤性比较大的手术,手术之后并不意味着成功,还需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因此患者在出院之后,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叮嘱服用抗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