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先天心脏畸形病变,它是属于心血管内外科的病症,患病后会让心脏区域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身体乏力的现象,积极治疗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应该怎样治疗呢?

1.药物治疗
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在进行此项治疗的时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充分结合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药物。建议使用维持正常心率或降低血栓风险的药,比如β受体阻滞剂、抗凝血剂等等,具体用药的方式方法,听从医生的指导就可以了。
2.介入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的方法并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介入治疗就是很不错的一个选择。介入治疗主要指的就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项治疗在排除其他合并畸形,严格掌握指征的情况下,对于条件和大小合适的房间隔缺损,手术成功率可以达到100%。能够有效改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缺损边缘至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冠状静脉窦、右上肺静脉之间距离大于等于5毫米的患者。不过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及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出血性病患的人群是不适合进行介入治疗的,因为这些人群的术后效果会大大折扣,手术过程当中出现风险的几率也是特别高的。
以上介绍的内容就是儿童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建议家长在发现儿童存在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变的时候,提起高度警惕,尽快到当地权威医院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日常生活当中要让其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定期对病症的恢复情况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