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及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壁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腔隙。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约占脑梗死的20%到30%。
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累及双侧锥体束,出现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综合征和尿便失禁等。治疗与脑血栓形成治疗类似,主要是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复发,积极控制高血压,控制其他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如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