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的血常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大多数的单核细胞增多,少数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一般正常或略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或者C反应蛋白高于 20 mg/L 以上,那么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只是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1.白细胞计数
流感白细胞计数没有明显变化,如果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2.中性粒细胞
患有流感时血常规报告中,如果看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可以认定是细菌感染。由于中性粒细胞短时间内急速增多,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
3.淋巴细胞
流感时淋巴细胞增多,往往会提示病毒感染。当感染病毒时,淋巴细胞会大量复制,数量变多,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下降;
4.单核细胞
流感时单核细胞增高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病毒感染等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5.C反应蛋白
流感时由于细菌感染,快速C反应蛋白升高比病毒感染明显的多。C反应蛋白较高,医生会认为孩子受到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升高或者是轻度升高,医生会认为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的早期,但还是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白细胞的变化来综合判断;
6.红细胞、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为中度贫血及更重的贫血;血红蛋白在90~110 g/L为轻度贫血;
7.血小板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如果血小板减少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