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性出血是指在使用避孕药、黄体酮等药物后,体内激素水平会突然增高,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当突然停用药物一周左右,子宫内膜会因失去激素的支持而脱落,从而出现阴道出血的表现,也叫药物性月经,那么怎么判定撤退性出血呢?

撤退性出血是雌、孕激素突然撤退引起的子宫内膜脱落,可因服用避孕药后停药所致,也可与异常子宫出血、闭经患者以及绝经后患者应用雌、孕激素治疗相关。
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一般就可以判定撤退性出血。患者具有服用避孕药停药史,或有因月经不调、闭经或绝经后应用雌、孕激素治疗史,且在停药后出现了阴道出血的情况,即可诊断为撤退性出血。
撤退性出血要和正常月经相鉴别,可以通过用药史。月经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是由卵巢自身分泌的雌、孕激素减少引起的,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月经周期平均为28天。而撤退性出血是外源性雌、孕激素突然撤退引起的药物性月经,周期不规律,通常有服用性激素药物史,故可通过用药史进行鉴别。
撤退性出血为服用性激素药物停药后的生理反应,属正常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出血量大、持续时间过长者需要及时止血治疗,可以应用止血药物来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巴曲酶、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若效果不佳,必要时需用刮宫术止血治疗。
发生撤退性出血时,要规律、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营养,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妇科炎症的发生,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可能存在贫血,应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及水果,适当补充蛋白质,多吃一些含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木耳、菠菜等,可适当补充阿胶改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