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中医科> 中医内科 > 水气凌心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水气凌心证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更新时间:2022-01-05 09:05:16

水气凌心证是中医病证名。多由脾肾阳虚或心肾阳虚引起水饮上逆,侵凌于心所致,证属本虚标实。其病位主要在心,然而常常涉及脾、肾两脏阳气虚衰,导致痰饮,瘀血等的产生,而使病情更趋复杂多端,通过下面的中医的治疗方法可治疗此证。

一、辨证

1.本证为虚实夹杂证候:要注意处理好扶正、祛邪的关系,在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经治疗好转时,若过早补阳会助长热邪,过早补气补阴又会碍于湿邪,导致水邪复聚,逆上犯心。因此,在余邪未尽阶段,宜用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的“和”法治疗。只有余邪已尽,方可根据心阳不振兼见肺脾气虚或肾阳虚弱而随证施治,调补善后;

2.水气凌心由于水邪逆上:心主血脉的功能易为水邪阻碍而失调,出现瘀血症状,尽管瘀血证候明显仍为标证,是病理产物成为的继发致病因素,因此,水饮、瘀血二者之间的主次矛盾要妥善处理,不能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治标失本,只有加强补气行气,佐以活血化瘀之品,方不耽误病程;

3.水气凌心之证还常兼见肺脾气虚:临床表现可见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此时治疗当以补脾化湿治本为主,不宜过于分利,以免利水伤阴,造成病情加重。

二、施治

1.中药方剂治疗

1)、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桂枝、白术、猪苓,法半夏、泽泻、沉香、大腹皮。本方适用于水气凌心之肺脾气虚者;

2)、真武汤加减:附子、白术、茯苓、白芍、桂枝、沉香、补骨脂、干姜。本方适用于水气凌心之肾阳虚弱者。

2、针灸治疗:

1)、针刺:主穴取心俞、巨阙.阴谷、肾俞、脾俞,配穴取委阳、三焦俞、气海,补法行针;

2)、艾灸:可用上述针刺穴位,进行艾灸,其中心俞、脾俞、肾俞及气海为必灸之穴。

审编医生
白文武中医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治疾病:痔疮,溃疡性结肠炎,便秘,肛裂,肛瘘,肛周脓肿...详情>

用药指导

/吃什么药好
易瑞沙
易瑞沙
适应症状: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说明书]
AstraZeneca
康艾扶正胶囊
康艾扶正胶囊
适应症状:苗医布西汗吴苯,漳砧泱安洗侬,挡呕,仃网[说明书]
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
六甲蜜胺胶囊
六甲蜜胺胶囊
适应症状:本品用于卵巢癌﹑SCLC﹑恶性淋巴瘤﹑子[说明书]
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