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湿热补肾气在中医方面分为清湿热和补肾气两方面。按湿热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下焦湿热、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根据类型选择对应的药物,需要由中医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处方。
一、清湿热
1.下焦湿热
由于湿热侵袭下焦膀胱等部位,会有便秘、尿少等症状,清下焦湿热的中成药主要有清热祛湿颗粒、癃清片、清热通淋片、排石颗粒、三金片、前列欣胶囊等;
2.脾胃湿热
通常是由于湿热蕴结、脾失健运导致的,有黄疸、泄泻、痢疾等症状,清脾胃湿热的中成药一般使用牛黄清胃丸、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连朴饮、平胃散等;
3.肝胆湿热
因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引起,有小便短赤、口苦等症状。清肝胆湿热的中成药通常有益肝灵分散片、龙胆泻肝丸、熊胆舒肝利胆胶囊、消炎利胆片、茵胆平肝胶囊等;
4.大肠湿热
通常是由于外感湿热之邪引起的,有痢疾、腹痛等症状,清大肠湿热的中成药主要有香连丸、葛根芩连丸、复方黄连素片、复方黄芩片、清浊祛毒丸等;
二、补肾气
肾气不足是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出现腰膝酸软,小便、精液、月经、带下、胎气不固为主要表现的一些虚弱类的证候,临床上用于补肾气的中成药主要有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右归丸、左归丸、肾宝合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