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对婴幼儿的身体是有一定损害的。因为它不仅仅危害了新生儿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甚至还会让宝宝的情绪变得暴躁、焦虑、哭恼不止。所以当宝宝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应当引起家长的注。但最主要的是应该提前做好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不过大多数家长不知道怎样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夫妻双方要做好孕前检查
夫妻双方在怀孕之前做好身体检查,特别是应该进行血型抗体方面的检测。并且通过中药调理来降低抗体,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对新生儿溶血病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同时孕妇应该定时做孕检,一旦在胎儿期发现新生儿溶血病,应该遵医嘱做好提前分娩的手术准备。
2.羊水抽取检测
一旦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已经判断出可能会出现溶血病的现象,医生就会通过羊水穿刺检测的方法来进行判断和确诊,孕妇有任何不适必须立即报告医生。医生会根据溶血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避免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3.药物调理
在进行身体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可能会产生新生儿溶血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也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孕妇可遵医嘱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诱导胎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产生。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妇可给中药如茵陈等预防,避免新生儿溶血病的产生。
4.出生后的治疗
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h内,应尽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发生致敏;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对Rh阴性妇女的流产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以上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几种方法,新生儿溶血病对婴幼儿的损害还是很大的。因此,孕妇应该提早预防,尽可能的减少该疾病的发生。但是患者也不用过度担心,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好预防措施,就会很好的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即使出现了病症,也不要害怕,只要遵医嘱用药且配合医生的治疗,病情就会逐渐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