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内粘膜脱垂是指直肠粘膜、直肠全层、肛管、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处的一种病变。这种疾病一般在婴幼儿、经产妇、及年长体弱的人群身上多见,患病之后的痛苦性是比较剧烈的,建议尽快选择治疗措施。那么,直肠内膜脱垂应该如何治疗呢?

1.非手术治疗
直肠内粘膜脱垂可以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在使用这种治疗措施的时候,应该结合病情的具体状况选择正确的手法,若患者存在便秘问题,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时间应该适当缩短,便后需要立即进行复位。若直肠内黏膜脱垂的脱出时间较长,同时存在局部充血、水肿的问题,那么就应该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立即进行手法复位,将脱垂的直肠内黏膜推回肛门,然后进行直肠指诊,将脱垂肠管推到括约肌上方。手法复位完成之后,建议用纱布卷堵住肛门部,再将两臀部用胶布固定,暂时封闭肛门,可防止因啼哭或因腹压增高而于短期内再发。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也可用来改善直肠内粘膜脱垂。若患者括约肌的张力正常或轻微削弱,那么就可以进行类似三个母痔切除术或胶圈套扎治疗,也可使用硬化剂进行局部注射。若括约肌松弛的程度特别明显,那么就应该考虑进行肛门环缩小术或括约肌成形术,这两种手术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不过手术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合理选择手术医生。
直肠内粘膜脱垂可以使用上面介绍的两种方法进行治疗。此病症发生之后,患者应该做的就是根据医嘱选择治疗手段。平时生活当中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另外还要保持健康的排便规律,同时应该加强肛门区域的卫生清洁,避免感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