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下隆起可能是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胃息肉等疾病引起的。
1.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胃间叶组织肿瘤,属于低度恶性肿瘤,发生率较胃癌低。胃镜发现黏膜下的隆起,大小在1-2cm之间,暂时不需处理,继续观察;间质瘤2cm以上,考虑手术切除。间质瘤转移途径是血型转移以及腹腔播散转移,淋巴结转移较少。间质瘤临床表现不明显,较早期间质瘤无任何症状,仅进食上腹饱胀感或上腹不适;进展较重的间质瘤,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等;
2.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是良性病变,但病变长大后可以发生恶变,而且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在胃镜、超声胃镜下单从形态上难以区别,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才能确定,一般情况2cm以下良性的多见;直径<2厘米的平滑肌瘤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其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并发症类型等有关,随着病变的长大,可以出现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等,其中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
3.脂肪瘤
脂肪瘤越靠近幽门越容易影响胃的排空,患者可出现上腹饱胀、不适、间歇性的呕吐等症状。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尤其是胃窦粘膜下的脂肪瘤,有时可以滑至幽门口,甚至滑过幽门管进入十二指肠球部引起幽门梗阻。患者可出现呕吐隔夜食物等典型症状,这类病人左侧卧位时腹胀、腹痛、呕吐症状可以减轻;
4.胃息肉
胃底隆起除了与炎症有关之外,部分人是由于胃息肉导致,胃息肉是属于良性病变会导致胃底黏膜出现隆起,患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可以同时对息肉进行切除,但是切除后最好进行病理切片检查,以帮助判断隆起部位的良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