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因此,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并给予相应处理是化疗的重要环节。
一、化疗后贫血,一般轻度不做处理,重度可予输注红细胞治疗,或者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3-4度必须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我们常说的“打升白针”,1-2度可以考虑口服中成升白药物。当患者出现发热或合并感染时,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三、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风险增加。
应该避免剧烈活动;进软食,避免消化道粘膜损伤;当血小板达到3度抑制时,应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TPO)皮下注射,4度时应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当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反复出现3度甚至4度骨髓抑制,或者出现难以纠正的骨髓抑制时。除了需要给予刺激骨髓造血等对症治疗外,还需要根据情况调整化疗药物的剂量或者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