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属于中医眩晕病范畴,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针灸或者按摩穴位治疗高血压。能降血压的穴位有曲池穴、太冲穴、太溪穴、涌泉穴等穴位。曲池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适用于由于治疗肝火上炎所导致的头晕、便秘类的高血压。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具体位置为足背部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具有疏通肝经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类的血压升高,出现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的症状。太溪穴和涌泉穴都位于足少阴肾经上,适用于由于肾虚水乏导致的头晕目眩,面部水肿等高血压类型,可起到固摄水液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在药物控制血压的同时,经常敲打按摩这些穴位,降压效果更佳。
专家提示:降血压的穴位有曲池穴、太冲穴、太溪穴、涌泉穴等穴位。曲池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适用于用于治疗肝火上炎所导致的头晕便秘类的高血压。太冲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具体位置为足背部第一折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具有疏通肝经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