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等部位,细菌炎症感染导致结石。尿结石发病后,会影响排尿功能,感染膀胱,尿道,严重的无法正常排尿,给患者的身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尿结石病情初期不易发现,隐藏较深。那么怎么判断得了尿结石呢?

1.通过疼痛的位置判断
正常情况下排尿是不会有疼痛感的,会感觉到身心舒畅,腹部胀感下降。但是尿结石的患者,在排尿时会感觉到会阴、大腿内侧、腹部有放射性疼痛,小便越用力,疼痛感会越严重。在憋尿时会感到膀胱出现放射性疼痛,像这种要小心是尿道或膀胱出现问题及时检查,不排除是尿结石早期症状。
2.通过小便颜色判断
正常人的小便颜色是发黄色、深黄色、白色、小便质地透明清。如果小便出现颜色浑浊、暗红、带有血丝等症状,可以考虑是肾脏、膀胱、尿道系统出现问题,不排除和尿道结石有关。
3.通过其他症状判断
有尿结石的患者会引起肾积水、肾功能不全、肠炎、胃炎、贫血等疾病,这些属于尿结石的并发症,因为会堵塞尿道,造成排便不通畅,引起尿潴留,在尿道中感染,引发膀胱炎,肾脏炎症。给患者造成了诸多痛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通过上述介绍了解到,关于尿结石的症状,比较复杂的,在病情初期容易被误判或者不容易发现。很多患者都是在身体承受不住的时候,才会前往医院检查,这样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所以要通过观察小便颜色、排尿频率、排尿时的感觉等等综合判断。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要注意,因为尿路感染、体内缺水、膀胱积攒毒素等原因,都是容易造成尿道结石的,所以在平时要加强防范,避免尿结石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