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营养不良属于神经内科疾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群。这种病以进行性肌肉无力为主要特征,临床上有多种分型,包括假肥大型、肩肱型、肢带型、眼肌型等,其中假肥大性比较常见,男性发病,表现为行走缓慢、跟腱挛缩、鸭型步态等。那么怎么检查肌营养不良呢?

1.血清酶测定。要判断是否为肌营养不良,患者一定要接受详细的检查,比如血清酶检查,检查指标包括血清肌酸磷酸肌酶、血清肌红蛋白、血清丙酮酸酶等。血清肌酸磷酸肌酶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患者在发病之前已经出现增高的现象,当病程迁延时,活力会逐渐下降。在疾病初期或者基因携带者身上,可检测出血清肌红蛋白明显增高,这也是判断该病的重要指标。
2.尿检查。患者还需要接受尿液检查,检查显示尿肌酸增多,而肌酐减少。
3.肌电图检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肌营养不良,通过肌电图检查,都可以发现肌源性受损的现象,表现为运动单位平均时限缩短、运动单位范围缩小,还可以看到纤颤电位,正向电位等。
4.肌活检。如果有条件,应进行肌活检,以确定肌肉变性的严重程度及范围,并与其它疾病鉴别,包括慢性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等。
以上是检查肌营养不良的方法,包括血清酶测定、尿液检查、肌电图检查及肌活检等。这种病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有多种,包括性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这种病进展到晚期,可表现为四肢挛缩、活动障碍、肺部感染等,不少患者会死于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可以使用三磷酸腺苷、三磷酸苷等药物缓解病情。